河岸绿植簇拥、水下藏有“森林”……初夏的嘉兴,繁茂而美丽的“水下森林”与绿意盎然的岸边风景融为一体,别有一番江南水乡韵味。
2021年以来,嘉兴由点及面,全面谋划部署“碧水嘉兴”行动,通过建设“水下森林”和生态缓冲带,重塑水生态环境。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至4月,全市83个市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中Ⅱ类8个、Ⅲ类71个、Ⅳ类4个,和去年同期相比,Ⅲ类及以上断面上升8.5个百分点,Ⅳ类断面下降7.3个百分点。
“水下森林”初长成
来到位于嘉兴港区的西河下埭公园,微风拂过清澈的水面,古色古香的江南传统建筑与周遭优美的自然环境交相辉映,令身在其中的人们流连忘返。其实,一年前,公园内的水体还时常浑浊不堪,多年来河道水质一直为Ⅳ类水,严重影响了市民、游客的休闲兴致。
为改善西河下埭公园内的水质,补齐公园人居环境短板,2021年6月,嘉兴港区将西河下埭选为“碧水绕城”项目建设的试点区域,正式启动公园水体生态修复工程。“工程以沉水植物为核心,首先构建河道的‘水下森林’,同时结合微生物、水生动植物、智能曝气等治理手段,全面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在不破坏原有河道生态链的基础上,实现河道的原位净化。”嘉兴港区生态创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对河道底部的生态修复外,项目还在河道部分段的水面种植了睡莲等挺水植物,打造了富有层次的生态景观。
经过半年多的修复治理,如今,西河下埭公园河道水质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已能稳定保持Ⅲ类水标准,整体透明度基本达到了1米。
水体的改善不仅显着提升了公园景观品质,也让市民、游客在古风古韵中提升了获得感、幸福感。“这里水变清了不少,环境越来越好了,我们一家人晚上的时候都喜欢过来散步。”正在西河下埭公园散步消食的王阿姨笑着说。
“烟雨江南”展新颜
一处河流一处景,处处景色美如画。同样的故事还在桐乡市崇福镇、南湖区余新镇等地上演。
日前,记者在崇福镇店街塘村的小油车桥浜边看到,工作人员正有序对河道进行曝气装置调试、水生植物补种等工作。该村村委会副主任张海峰表示,全长400多米的小油车桥浜原本存在河床淤泥堆积、水质不稳定等环境问题。为有效提升河道整体环境,2022年,村里投入70多万元启动碧水河道建设,通过建设“水下森林”、安装喷泉系统、增加曝气装置、提升沿河环境等一系列举措,力争实现河道透明度总体达到1米以上,水质稳定在Ⅲ类水的治理目标。
“我们在水下种植了超3000平方米的苦草,这种水草最长能长到50厘米,四季常绿,环境适应能力特别强,并能有效去除水中氨氮总磷等影响水质的污染物。通过碧水河道建设,小油车桥浜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大大提升,沿岸成了村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张海峰说。
来到余新镇金星小区附近的花房港,两岸种植着美人蕉、鸢尾等各类植物,河中种植着金鱼藻、矮生苦藻等水生植物,河水清澈见底。
据了解,花房港原先水质较差,2021年启动“碧水绕村”改造,通过构建“水下森林”,河道呈现水清、面净的风貌。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升河岸的景观绿化,与“水下森林”融为一体,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配套景观。
随着一处处“水下森林”崭露芳华,一个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美丽嘉兴正慢慢“揭开面纱”,一幅秀水泱泱、韵味江南的美丽新图景,也正在嘉兴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的新征程中徐徐展开。
“嘉兴依水而生、因水而兴,一直以来,碧水绕城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嘉兴为之不断努力的方向。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进‘碧水嘉兴’行动,真正实现水环境质量由类别改善向生态健康的蝶变跃升。”嘉兴市生态创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湖晚报 记者 唐潇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