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给我们回信啦!”2月10日下午,远在万里之外的第19批援中非共和国中国医疗队队长、嘉兴市第一医院医生王宝祥,在视频电话里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与记者分享这份心情。
第19批援中非中国医疗队共11名队员,除一名翻译外,9名医生和一名厨师均从嘉兴选派。去年6月11日一早,他们在嘉兴市卫健委集结,前往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开启了为期18个月的援非医疗工作。这也是嘉兴第一次“组团”建立援非医疗队,9名医生涵盖了嘉兴市级医院内科、外科、妇科、眼科、针灸科等各学科。
春节前夕,已经在非洲工作了大半年的队员们,决定向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工作并致以节日问候。2月9日,总书记给队员回信,向他们以及广大援外医疗队员致以问候并提出殷切期望。
“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总书记对援非事业的关心和鼓励,总书记的回信将时刻鼓舞我们,以红船精神为引领,以高水平展现中国医疗队风采,以高标准凝聚起强大合力,在此次援外医疗工作中交出高分答卷。”王宝祥说,总书记的回信每读一遍心里都热乎乎的。王宝祥表示,每位队员不仅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外交官”,大家努力为中非友谊、中非医疗合作续写新篇章。
“总书记的回信,既让我感到振奋,也意识到肩上的责任重大。”看到回信内容,40岁的眼科医生章友美更坚定了治病救人的信心。去年,刚到当地两个多月,章友美开展眼科手术所需的唯一一台设备就发生故障,短期内无法使用。他顶住压力,积极调整手术方案,顺利开展了巩膜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确保当地每周能开展5至8台白内障手术。
“对我们年轻队员来说,这是莫大的肯定和激励。”看完总书记的回信,90后队员郝亚波笑称“干劲十足”。他告诉记者,受当地特殊气候和环境的影响,疼痛病患者就诊量很大,门诊最多时一个上午达40多人次。为此,郝亚波在当地开展了毫针、温针、艾灸、小针刀等多种治疗,尽量覆盖多种疾病,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治疗效果,连当地医生也经常请他施针解除病痛。“我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患者。”郝亚波说。
张丽霞是嘉兴市妇幼保健院的妇科医生,这几天,她正忙着给患者做妇科彩超,兼顾打点滴。张丽霞曾为一名37岁妇女开展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一小时就能下床走动。患者出院后,专门送来一封感谢信,称赞中国医生的高超技术和高尚医德,这让张丽霞特别感动。“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开展更多的宫腔镜手术,造福更多中非妇女。”张丽霞说。
“由于当地医院没有相关信息化平台,医生只能开具纸质处方,而药房只有我一名药师,所以药品划价、审方等都只能独自完成。”王小琴是嘉兴市第二医院药剂科药师,为了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她几乎将260多种药品的价格都背了下来。“为了避免调剂错误,我给相似药品制作了标识。每天下班前,也会核对易混淆药品的当日消耗量及库存量。”王小琴说。
根据部署,在为期一年半的援非医疗工作中,队员们承担中非友好医院的主要诊疗任务,通过临床带教、手术演示、举办讲座、开展抗疫宣教、防控指导等各种形式,为当地提供大量医疗物资,向当地医务人员传授医疗技术,为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这里的医疗条件与国内没法比。我们全体队员克服各种困难,以最佳精神状态迅速投入工作中,赢得了当地同事和百姓的点赞。”王宝祥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很好地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和工作,有信心不负党和祖国的嘱托。“我们不光是自己在战斗,我们的身后还有祖国,有‘嘉’人!”
当地医院的环境设施比较陈旧,有的损坏严重,部分国内常见的药品和器械在当地也是奢侈品。“当地患者对我们非常信任,一有疑难杂症就纷纷上门找‘中国医生’。”王宝祥说。队员们也深感责任重大,他们克服语言、工作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种种困难,全身心地为当地百姓提供优质贴心的服务。
第19批援中非中国医疗队医生正为当地居民看病。
国虽有界,医者无疆。在医疗队驻地,附近居民和队员们打招呼都会用中文说“你好”;去年腊八节,队员们还煮了两大锅腊八粥,免费送出100多份,与当地居民和华人华侨一起分享,共度佳节。
“今年元旦,一位居民给我们带了一瓶自己炒的花生米,用空啤酒瓶装了满满一瓶,每一颗花生米都把外皮去掉了。”王宝祥说。
自1968年起,浙江省先后承担了向非洲国家马里、中非和纳米比亚派遣医疗队的任务,迄今已整整55年,累计派出医疗队员1237人次。其中嘉兴也先后向马里、中非共和国派遣医务工作者,支援当地的医疗救治工作,目前已累计选拔26批、86人次援非医疗队员。(来源:浙江日报)